文字、攝影/駐站作家 李妍慧
還沒有當媽媽之前,我不太能瞭解許多成年讀者喜愛繪本的原因,對我來說,文字的演繹及描述的深度、廣度,遠比沒有文字的圖案多的多。的確,若要進行思考性、邏輯性強的推理辯證,文字的精闢度遠大於圖案;但是,說到豐富的情緒感受及視覺刺激引發的想像及創意,那麼圖案的作用就遠大於文字了。而繪本,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我開始注意繪本、閱讀繪本的時間很短,從孩子出生以後才開始,但卻一頭栽入繪本的世界,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繪本對我來說,是沒有壓力的閱讀,是美好童年的延續、是親子間甜蜜的互動、是心靈感受的滿足,以上這些全部加起來,就是繪本對我的意義。而貼上這些標籤之後的繪本,擁有如此這般美好的形象及想像,一般讀者也往往一接觸到繪本領域,就再也難抵擋它的魅力。
我曾在議會質詢時,建議市政府以公家資源推動嬰兒閱讀的概念,協助新手父母帶領小嬰兒進入閱讀的世界。當時曾遭到許多質疑,認為才幾個月大的嬰兒連視力都還沒發育好,哪裡有可能閱讀?帶小嬰兒看書,不過是出版商騙錢的噱頭、是癡心爸媽的妄想罷了!沒有經過身體力行,我也很難想像嬰幼兒有閱讀的能力,但是看著我的孩子從一頁、兩頁到一本、兩本、甚至多本,他的專注力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拉長,到如今,他不僅能自己選擇喜歡的童書,比手劃腳的要求我念給他聽(他還不會說話),甚至要求我重複的念,不念就纏著我不罷休。有時候,我看著他坐在那兒自己翻著他喜歡的童書,還邊指指點點或喃喃自語,眼神閃耀著愉悅、表情流露出滿足,令人驚嘆:原來小baby的心裡自有一片世界,端看我們有沒有用心灌溉而已。
如今,和兒子每天的共讀時間,成了親子之間最親密的互動時間。許多的默契、眼神、情感交流,透過繪本慢慢傳達而建立。繪本中寬廣的天地及不同角色的故事,讓我跟孩子一起享受,體驗不同的人生。而透過一遍又一遍的閱讀,也豐富了我對圖案的感受力,開始欣賞繪本中的美學,並因此而得到閱讀的快樂!
有人說,人的一生有三次童年,第一次是自己小時候、第二次是小孩出生、第三次則是做祖父母時。自己的童年懵懵懂懂、少未經世,陪著自己的孩子、孫子成長,則能再次回味童年的無憂及美好。閱讀繪本,就恰似又回到童年一樣,還能補足童年的遺憾,重溫舊日的美好感受,這樣的滿足感,很少事物可以代替。
繪本,是有溫度的書,有繪本的人生,一定是個溫暖的人生吧!
★文章來源:【simplelife部落格】http://blog.roodo.com/maobao/archives/8610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