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30日 星期四

【最新】新竹市未來的自行車道路網





新竹市未來將有一整套規劃好的自行車路網!

妍慧第一手搶先報告大家!



今天參加 「新竹市區道路自行車道路段選定」委託規劃設計 北區地方說明會,得知這項天大的好消息!

長久以來,新竹市的環保社團、自行車愛好者、行人優先協會等社團,總是不遺餘力的催生新竹市的自行車運輸系統,希望市民能將自行車騎乘變成生活的一部份,自然而然的改變舊有消耗、浪費地球能源的生活方式。很高興,在內政部營建署推動「綠色載具」運輸計畫的支持之下,新竹市終於有機會,逐步的打造全市自行車路網,讓騎自行車不再是一種休閒、觀光、趕流行的「興趣」而已,而是一種環保、健康、對環境友善的「生活態度」。



目前市府委託規劃設計公司,將新竹市分成東區、北區、香山區,再評估交通流量、道路寬路、人口密集度之後,整理各區中適合開闢自行車道的主要道路,呈報到營建署。如果獲得營建署支持,將由中央提撥經費興建自行車道,協助地方各城市,在最短的時間內佈建完整的自行車網。未來的自行車網,以「生活化」為目標,讓市民便於利用自行車上下學、上下班、購物、出門辦事…等等,融入人類日常生活中,自行車才能發揮節能減碳更大的效益。



今天的地方說明會,設計公司提出他們建議的各區主要自行車道路網,希望與會者提供建議。進一步彙整之後,將挑選幾條列為優先道路,上呈營建署,爭取成為第一階段的自行車市內道路。附上新竹市各區自行車道路網規劃設計的簡報資料,妍慧歡迎大家提供更好的建議!



目前新竹市自行車道的建構進度如下:



已有之自行車道:沿海十七公里景觀自行車道



建構中之自行車道:頭前溪沿線自行車道



計畫建構中之自行車道:客雅溪沿線自行車道

三姓公溪沿線自行車道

綠園道自行車道(十八尖山、玻工館周邊)



設計公司建議之各區應優先設置的自行車路段:見簡報



「新竹市區道路自行車道路段選定」委託規劃設計 北區說明會 簡報檔

「新竹市區道路自行車道路段選定」委託規劃設計 東區說明會 簡報檔

「新竹市區道路自行車道路段選定」委託規劃設計 香山區說明會 簡報檔





這是邁向綠色城市的一個重要關鍵,希望新竹市能跨步向前,快速蛻變!讓我們一起來努力吧!








2009年7月20日 星期一

香山濕地的泡泡?





有人知道這是什麼嗎?上週五傍晚漲潮時在香山濕地拍到的。一大堆形狀恐怖、顏色噁心、稠稠的、泡泡狀的懸浮物從海上順著漲潮一直飄過來....這到底是正常的、還是什麼污染物?





2009年7月15日 星期三

2009 國中作文研習營、書法研習營 報名爆滿!歡喜開課!





感謝大家熱情支持!

2009國中作文研習班、書法研習班第一、第二梯次,在極短的時間就報名額滿了!

感謝協辦單位的配合,讓這個班在極短的時間內從發想、設計、規劃、招生、到開班。



開班第一天,我跟國中作文班的學員們、以及老師,一起合照了這張相片。

上完課之後,許多家長都肯定教學的內容,紛紛詢問能否繼續開班,

這對我們是很大的鼓勵跟肯定。



其實,坊間作文、書法補習班眾多,我們的師資、設備並不特別突出,

只不過秉持著照顧弱勢的精神,免費開班,提供需要的學員一點幫助,沒想到反應這麼好。

可見在經濟不景氣之下,的確有很多人渴望利用免費的社會資源學習,降低開銷。

這次結合大家的資源一起辦活動,互助利人,也算是一個很成功的model。



現場有人建議再開班,有人想學手工皂、有人想學長青族英文,

呵呵!您們的聲音,妍慧都聽到囉!

我們會進一步研究,

以後若有新開班訊息,會再度公告大家!

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






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

【新聞】竹市議員北區選情 13人搶9席 個個是強棒



























年底新竹市議員選舉被公認選情最激烈的莫過北區,因為現任者個個是強棒,挑戰者也來勢洶洶,13人爭搶9席。


北區今年的選情詭譎,一是因為席次的變化,一是參選者無一是新面孔,各有人脈。


北區原有8席,因為人口數增加再增1席,雖選委會尚未決定此1席會加在同一行政區域內的北區或西區,但各界認為,依人口增加的分布,落在北區可能性較大,新增1席就足以掀起選戰大浪,其中有2席婦女保障名額。


國民黨第一波提名吳青山、李黃錦燕、孫鍚洲和彭憲忠;李妍慧原台聯黨,下屆將以無黨籍參選;無黨籍大將還有副議長謝文進、蔡錕鈺,現任的溫明地還在思考是否繼續參選。


最資深、爭取第六屆連任的李黃錦燕,多年致力推動衛生保健的法規及婦女會、北門大街、社區等各項活動,許多場合都可看到她勤快的身影;副議長謝文進頗有人望,基層扎根深;最年輕的女議員李妍慧,問政犀利。


最年輕的男議員彭憲忠,從南寮起家,服務全市,是全國獅子會創會會長協進會理事長,上月剛卸任全國青年論政聯盟總召,積極活躍;同年的蔡錕鈺對北區擴大都市計畫和發展十分用心。


決意參選的顏政德打出衛生署長葉金川推薦,江福湘是現任福林里長,蕭志潔曾當選兩屆議員,還有同樣都曾當選多屆市議員的彭昆耀、陳清全和吳秋穀,都冀望回鍋,未來戰況可期。






聯合新聞: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5021708.shtml






2009年7月13日 星期一

【新聞】育兒環境 國外貼心多了





























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新啟用的「baby room」,半圓形沙發,柔和的燈光與輕音樂給幼嬰與父母休息餵奶。(胡蕙寧攝)
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新開設的遊戲空間「play room」,可以讓孩子在裡面開心地玩耍。(胡蕙寧攝)
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新啟用的「baby room」,長紗幕圍罩著隔開的半圓形沙發。(胡蕙寧攝)
往威爾斯路上,不管哪一個休息站,除了有湖光山色之外,也都附設為孩童設計的遊戲場。

文/英國特派記者胡蕙寧


一場好友的婚禮讓我們舉家去了威爾斯,讓我驚訝的不只是威爾斯在春光中的美麗,而是一路的休息站設施,連幼兒都照顧到讓人忍不住稱讚。


加上不久前過境阿姆斯特丹機場,觀摩了他們新添入的育嬰室以及孩童玩樂場,反觀我入境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時,居然找不到一張可以給嬰兒換尿布的板子。


 


<看看台灣>堂堂國際機場 找不到尿布檯


有了孩子之後的眼界是不一樣的,關懷的角度也開始變更,尤其是在公共場合,公共設施是不是貼心地照顧到孩童與父母,馬上就可以體會到,光是推個娃娃車上街就知道。


擁擠沒關係,問題是一整條騎樓沒一處平,過一個店家就換個高度,推上走下,真不知道當初建築核准時,有沒有考慮到路人,不只是累到可以走的兩條腿,那必須推車的嬰兒、老人與殘障者又怎麼行走呢?連推他們的人都難以前進呢!


我個人認為,要鼓勵生育不只是津貼補助的問題,而是整個大環境適不適合生養孩子,如果從裡到外都是不體貼的育嬰環境,那怎能怪年輕人不願意生育?


以國際機場為例,我跑遍了英國、德國、荷蘭、瑞士、泰國等等機場,就算沒有育嬰室給孩子換尿布或母親餵母奶,至少在女性廁所裡都會有一個掛牆側板,讓人一拉就可讓孩子躺下來換尿布。


偏偏只到我最親愛的台灣,入境之後發現孩子大便了,在拿行李之前,到處找不到一個可以平躺的連座椅換尿布。在女生廁所也沒有躺板,我難以置信地抱著發臭的小嬰兒找工作人員問,他們很和善地笑著回答我說:「沒有。」


我重複一次問說真的沒有,這裡是國際機場呀,那帶著嬰兒入境的旅客怎麼辦?他們依然笑著說:「就是沒有!沒有躺椅,也沒有可以拉下的尿布板。不過妳可以建議的……。」我只好趕快去拖行李,通關之後,還來不及跟親人寒喧,第一件「要事」就是先在接機等人的連椅上,把那包臭大便解決掉。


這個經驗讓我聯想到歐美喜歡一家帶孩子出遊的背包客,如果他們來到台灣,居然在國際機場就遇上這種「挫折」,那怎麼可能會建議其他有孩子的朋友來此觀光呢?而也真的有歐洲朋友帶孩子去台灣之後,跟我提起感想時說,那不是一個對育嬰很友善的環境,許多設施都沒有為嬰孩或父母著想,尤其是老建築或公共場所,讓帶孩子出門的人很不方便呀。


 


<看看國外>帶孩子出門 處處感到貼心


這趟去威爾斯,一路上不管停哪一個休息站,除了有湖光山色之外,要野餐有野餐空間、綠地湖水都不缺之外,居然也都找得出一個特別為孩童設計的遊戲場,安心讓孩子玩,可以想見真正想要休息的父母,看到這些設備時有多貼心的感受了。


在德國推孩子出門,連搭公車都貼心,上車的前車門可以放低下來,司機只要看你推車或是行動不便的坐輪椅者要上車,就會把前門地板放低下來,讓你「輕易登門」。


今年初轉機阿姆斯特丹時更吃驚,因為要等3個小時就只好帶著小嬰兒到處晃,不意居然發現一個新開設的遊戲空間「play room」,可以讓會走動的孩子在裡面玩耍。


而更棒的是,隔壁還有一間神秘兮兮的安靜「密室」,我推著車子進去瞧瞧,每一組半圓形沙發都有長紗幕圍罩著,裡面開著柔和的燈光、放著很小聲的輕音樂,啊,原來是給幼嬰與父母休息跟餵奶的「baby room」呀。我感動地躡手躡腳,生怕吵醒幾組垂下紗幕在裡頭睡覺的寶寶和母親。


荷蘭地方不大,機場也是寸土寸金,但是他們還是可以擠出這樣的空間給幼嬰睡覺跟孩童玩耍,設計者既配合鼓勵生育的政策,也完全照顧到了帶嬰孩出遊的旅客,這樣的好印象是名垂千古的,對於我這種要帶孩子出門的母親來說,自然會喜歡在那裡搭機、轉機的,也覺得這樣的機場稅交得才值得。


 


<媽媽心聲>鼓勵多生 環境先弄好


生育下一代當然是各家的「關門大事」,但是撫養孩子卻關不起門來,總要帶出去見世面的。


如果台灣高層希望大家多生多養,以解決未來的人口老化、退休金不足,以及各種福利的收入問題,就必須在多方面都下手,從大環境到小走道都不放過,因為執政者越貼心、父母才能越放心。


否則光是喊口號說要鼓勵生育,但是整體卻缺乏一個舒適合理的生養空間,年輕人別說是荷包沉重不敢輕「生」,連出個門都「舉步維艱」,誰敢生呢,遑論多生了!






新聞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14/today-family1.htm




2009年7月10日 星期五

【新聞】竹市基地台 252人就有1座











新竹市有1598座電信基地台,平均252人就有1座。(記者陳維仁攝)

〔記者洪美秀、陳維仁/竹市報導〕頻頻引發紛爭的電信基地台(見圖,記者陳維仁攝),據統計全新竹市有1598座,平均252人就有1座,密度之高讓新竹市議會嚇一跳!多次接獲民眾陳情的議長鄭成光,昨在臨時會中決議請市府全面調查合法、非法基地台。


新竹市議會昨天進行「基地台設置」專案報告,交通處長郭振寰在會中表示,新竹市現有的1598座基地台中,東區767座、北區349座、香山區277座,另科學園區內則有205座,市府近年來接到民眾陳情有關基地台設置的案件有10件。


他說,相關陳情案都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人員前來測試電磁波或是基地台發射時的狀況,最後均以未超過法規標準而結案。


衛生局長姚克武則提到一項調查,香山地區去年因癌症過世,內湖里22人、海山里11人、鹽水里8人、大湖里7人、南港里5人,如果以基地台設置集中密度高、癌症死亡者就比較多的情形分析,確實有此現象,但基地台多與癌症死亡者多是否有必然關係,則無法確認。


交通處指出,全台有5萬6000座基地台,平均410人及0.6平方公里就有1座,但新竹市卻是平均252人、0.07平方公里就有1座,密度比全國高出許多。


臨時會中,多數議員對目前地方政府對基地台設置竟然沒有權限感到不滿。




新聞來源: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10/today-north16.htm




2009年7月5日 星期日

【親子】好書介紹:孩子就是要這樣玩


作者是新竹的媽媽,算是親子團體理念的創始者。

很有勇氣的號召一群母乳媽媽帶著寶寶,在新竹縣市各地闖蕩,

豐富自己跟孩子的生活!



當了媽之後,我才深深體會,

做一個有趣的家長,提供一個有趣的生活環境,

對孩子的性格、求知慾、主動性、未來掌握自己人生的能力影響有多大!



尤麗這位新竹的媽媽,真棒!

我也是2266俱樂部的成員,

希望更多的媽媽們,一同來分享育兒有趣又豐富的人生。

誠摯推薦這本書!



                                                                             yenhu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日本回來的主婦,正為「不知道帶寶寶去哪裡玩?跟誰玩?」煩惱,於是在網路上和有著同樣困擾的媽媽相約,從相約出來吃飯,然後參考在日本所參加的育兒社 團模式,慢慢建立起這一群人戲稱的「2266新竹親子聚會」。《孩子就是要這樣玩》的作者認為,親子聚會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孩子交朋友,家長也可以互相交換意見。他以嬉戲、幽默的語氣,描述這幾年親子聚會活動的心得,以及活動中所遇到的奇特經驗。



如果你還是不敢帶寶寶出門,或者不知道帶寶寶去哪裡,看完這本書,你就可以找個風和日麗的假日,闔家一起去野餐。




主婦和網路媽媽們走出【7條學習成長的快樂之旅】從 二月北埔看古蹟、關西採草莓、三月內灣賞櫻花、四月牛欄河、五月十二寮賞桐花、六月香包教學、七月新月沙灘玩水、八月開浴衣派對、九月苗栗採火龍果、十月新埔曬柿餅、十一月九芎湖觀落羽松、十二月開耶誕派對、一月媽媽們辦尾牙,一起帶著孩子體會成長的快樂,分享彼此的育兒經驗。作者還提供了【親子聚會守則】【帶孩子出門的小法寶的寶貴經驗,讓所有新手媽媽都可以帶著寶寶,快樂出門!




 









作者介紹




主婦之張尤麗



台大中文系畢業,台灣母乳協會創始人之一。曾任職於MTV電視台、中天電視台公關,Playboy國際中文版、BEAUTY美人誌雜誌編輯。以筆名主婦, 曾在育兒雜誌撰寫親子旅遊專欄三年多。著有《和寶貝玩世界》(宏道文化)、《台灣媽咪在日本》(華成出版),並與吳芳靜合著《日本四季遊樂》(布克文化)。



二○○一至二○○四年旅居日本,生下磐磐與小房子兩個女兒。返台之後,從參加千葉縣館山市的自主育兒團體的經驗中,成立了學齡親子的「2266新竹聚會」,以無參加門檻的戶外聚會模式活動。



台灣的全職媽媽的角色一向不被肯定,純粹想自己帶小孩必須以「在家自學教育」

來包裝,才能得到社會和家人的肯定。這是一本前後有幾十位親子參與過的自主聚會經驗分享,是女性們在母職角色上的互助與支援。媽媽需要的信心,可以從這裡而來。



部落格:主婦真爽快http://beastcops.pixnet.net/blog



 










名家推薦



李妍慧(新竹市議員)

呂綺偉(主婦的網友媽媽,美國紐澤西醫學大學助教)

吳小樺(MAMAPLAY親子烘焙教室)

狄志偉(東森名記者)

胡玉立(前小大季刊主編╱前內湖小大讀書會負責人)

徐欣瑩(新竹縣議員)

陳安儀(親子專欄作家、資深媒體人)

陳權欣(中國時報新竹特派記者)

黃正昌(鷹萬游泳學校總經理)




攜手推薦(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序)




「新竹市是全國生育率最高的縣市,孕婦、媽媽與幼兒族群人數最多,最值得政府關心跟重視。尤麗為新竹縣市的全職媽媽們提供了一個互助、共享、親善的支援網路, 透過網路串連,讓全職媽媽們不再孤單,走出家門,一起與寶貝們享受輕鬆愉快的戶外體驗。天下最幸福的媽媽,莫過如此~~。」


新竹市議員李妍慧‧「2266新竹聚會」‧有子一歲半




同樣是媽媽的我,一直從閱讀讀「主婦真爽快」部落格中獲得力量,透過網路也有參與聚會的快感。


呂綺偉(主婦的網友媽媽,美國紐澤西醫學大學助教)


主婦的這本書很有意思。 

剛開始看,會覺得是一本關於位在台灣竹北的一個自主育兒團體從理念到實踐的忠實記錄,內容巨細靡遺,充滿了認真確實的行動派建議。 再回頭翻,看似平實的文字中,一點一滴流露出來的,是作者既開放又真切的人格特質。讓人在羨慕新竹適合人居的同時,更羨慕那些得以參與「2266」聚會的 親子們。讀者在瀏覽一篇篇親子聚會實戰紀實之際,可別忘了,但凡能夠長長久久的親子團體,必然有顆寬大而厚實的心!

胡玉立(前小大季刊主編╱前內湖小大讀書會負責人)


主婦是我的超級好朋友,也是媽媽們的超級好榜樣!

讀她的書,分享她帶孩子的獨門撇步,

讓她教妳快樂出遊、快樂生活,更可以快樂的帶孩子喔!



陳安儀(親子專欄作家、資深媒體人)


採訪生涯中,第一次看到這麼活力十足的親子聚會,連在山上都可以再度跟她們不期而遇,讓我對於這些媽媽們的行動力與獨立,感到十分的欽佩。從她們踏過的新竹縣市景點的足跡中,會讓人有新的體驗。


陳權欣(中國時報新竹特派記者)


婦所做的事情真是太有意義了,而且也是非常好的idea!



徐欣瑩(新竹縣議員)









文章來源:http://www.evculture.com/fun/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