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前到現在,新竹人總是不停的談論輕軌捷運、便利公車,透露出城市居民對此的渴望。我這幾年來一直接到這方面的陳情,希望新竹能有更便利的公車。
即使經過無數次質詢,結構性的問題總是很難根本解決(除非市長願意花大錢支持)。
先從全面檢討現行公車路線系統開始吧!只好提案幫交通局要一點經費。連做這些研究的錢都沒有,也難怪新竹市的公車越辦越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photo from Newsweek website
See photos of green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t xtra.Newsweek.com
不要誤會,這個標題指稱的不是台灣的政黨對立,而是目前全世界的熱門話題—淨化地球運動。
照著媒體報導的內容重新敘述一遍是一件無聊的事,我也很不想這麼做。不過上一期Nesweek的封面故事實在太精彩了,鑑於國內媒體的取材角度一向「與眾不同」,其他國家關注的議題在台灣通常沒有什麼票房,報章雜誌上看不到任何有關這則報導的感想或評論,也無足為奇。因此我乾脆自己來,簡單摘要,跟大家分享這個重要的報導。
當全世界搶著做環保的時候,我們如何測量每一個國家對環保的貢獻?如何具體的量化區分各國在這個議題上得到什麼成果?一個標準化的評量方式誕生了!EPI(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環境表現指數,是由耶魯跟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團隊聯合開發出來的環境評價指標,其中包含一個國家的生態多樣性、天然資源、溫室氣體排放、衛生條件、能源使用…等多個子項,綜合性的評估各國面對世界環境變遷的挑戰時如何回應,分數越高,代表環保做得越好。但EPI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排名,透過數字分析,還可得出很多甚具意義的解讀。可以預期的,EPI分數將成為考量一國國際形象及全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例如:研究團隊發現,過去我們想當然爾的認為越富有的國家越有錢做環保,越窮的國家自然環境保護越差,這個認知是不正確的。以國民所得相似的已開發、開發中、未開發國家來比較,EPI分數在同一群收入相似的國家中,有很大的差異。中國和哥倫比亞同屬人均所得全球排名居中(middle 10 percent)的國家,但哥倫比亞的EPI分數是88.3,而中國只有65.1。很明顯的,收入高低並不是做不好環保的理由,Newsweek這篇報導就直接點出中國過去習慣以「沒錢做環保」來當作拖延實施環保政策的藉口,以致於如今污染嚴重,EPI評比在全世界149國家中居第105名,在Newsweek美編的世界地圖上,整個中國版圖都是灰色的,令人怵目驚心!
看到我們鄰居的表現這麼差勁,我心虛的開始尋找台灣的排名。當然我知道台灣絕對不可能名列前茅(前五名有四名在歐洲,人家經年推動環保可不是玩假的!),台灣的分數是80.8,排名全球第40名,在地圖上呈現「中綠色」(北歐是「深綠」),沒有我想像的差。我們最崇拜的山姆大叔正好在我們前面,第39名。雖然我們不算環保做得很差的國家(吊車尾的很多是政權不穩定的非洲、東南亞國家),但進步的空間還是很大。
全球排名公布之後,接下來,Newsweek鎖定幾個環保發展的很有「特色」的國家(好、壞都有),個別介紹。其中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德國,這個在1970年代萊茵河還臭的像糞坑的國家,到1980年代面臨生態大浩劫,在環保團體群起攻之之下,才不得不政策轉向,開始做環保。短短不到20年,德國變成全世界最講究環保的國家之一,世界排名第13名。更重要的是,他們還因此賺了一大筆「環保財」。
德國政府將推動環保政策稱為「第三次工業革命」,一年一年逐步提高重工業、汽車工業的污染排放標準,不斷緊縮碳的排放量,提高產業的能源利用效率。最厲害的是,每當他們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就開始向外施壓,要求歐盟及其產業合作國家也要達到一樣的標準,儼然變成業界的先驅。影響所及,歐盟的所有環保規格幾乎都跟隨德國,而美國、日本又走在歐洲之後。簡而言之,德國變成全世界環保規格的制訂者,德國製造的儀器及污染排放標準適用於全世界,使得產品競爭力大增、市場擴大好幾倍。
採嚴格廢氣排放標準的德國汽車,在環保風行的現在變成熱賣車種,德國估計,到2020年汽車業將變成德國最大工業,到2030年將佔德國GDP的16%!這是「綠色經濟奇蹟」!就像「不願面對的真相」中高爾說的,政府作環保非但不會犧牲產業,反而打造產業下一波的競爭力。德國的例子就是印證!
聰明的人看準趨勢,提早踏入取得先機。在綠色潮流席捲全世界的同時,德國變成環保風潮下的獲利者,既賺錢又得到愛地球的美名,還可以大義凜然的指責其他排放大量溫室氣體的工業國家,國際地位扶搖直上。德國20年前這步棋真是高瞻遠矚,把美國、歐盟都狠狠的比了下去。台灣呢?大部分的人連EPI是什麼都還不知道,我們的政府跟產業要如何跟人競爭?
*see all the rankings at xtra.Newsweek.com
我是一個新手媽媽。人家說:「第一個孩子照書養,第二個照豬養。」我則是除了看一堆教養書之外,還三不五時上網找資料,搜尋其他爸媽的育兒心得,簡直像在做研究,不,比做研究還認真,因為我為了尋找更好的育兒方式而上網,樂此不疲,從來不怠惰。
在兒子(以下稱Brayden)四個多月的時候,偶然間,在網路上發現了「布尿布」這個東西。一看之下驚為天人,馬上決定「斥鉅資」為兒子添購一打布尿布,與我兒子做一對環保母子。
現在Brayden七個多月了,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常穿插紙尿布包包,到現在,他已經成為標準的「布尿布寶寶」。家裡從他四個多月到現在從來沒買過紙尿布,目前打算把親友送的紙尿布穿插用完之後,讓紙尿布在我家從此絕跡。
用布尿布真的比紙尿布環保,省錢、健康。是的,如果你購買的是進口新一代的一體成型布尿布(就像我),一開始的確要花一筆錢,但是如果把它跟寶寶用一年半(可能更長)紙尿布的花費相較,還是划算許多;而新型一體成型布尿布,沒有過去「古早」型尿布兜容易位移、漏尿的缺點,用起來就跟紙尿布一樣的方便,而且使用的過程,一點也不會有罪惡感,因為除了寶寶排泄物之外,它不會製造任何垃圾,也再也聞不到紙尿布吸了尿液之後那一股刺鼻的化學味道。
如果你還打算未來有第二個寶寶,布尿布是更經濟的投資,第二胎、第三胎都可以繼續使用。如果你只有這一胎用布尿布,也沒關係,網路上二手尿布目前還有五折的行情。用了一年多的布尿布還可以五折賣出,划算吧!
我曾經跟一對雙胞胎的環保媽媽聊天,她在十幾年前生下一對雙胞胎,因為本身的環保理念,堅持用布尿布,天天洗尿布、曬尿布、折尿布,還要照顧雙胞胎,辛勞可想而知。當她跟我說這段往事時,我非常敬佩她對環保的堅持,但卻沒有勇氣像她這麼投入(當年可沒有新型布尿布這種東西)。幸好,我發現了一體成型的布尿布,很順利的加入布尿布一族。
布尿布寶寶是一個開始。對我來說,使用布尿布固然環保,使用布尿布之後而進一步關心生活各層面的環保議題,是我另一層的收穫。因為使用布尿布,我開始關心洗尿布的水量(如何省水)、比較洗劑的配方(完全分解無污染最好)、用日曬取代烘衣(消毒除臭效果更好),現在,連家人的衣物、碗盤、家具地板清潔也一律改用環保洗劑。因為布尿布,環保意識進一步深入我的生活中,全家人都過得更健康,這是無形的收穫。
如果你想給寶寶無污染、更健康的環境,來加入布尿布一族吧!自從Brayden使用布尿布之後,從來沒有得過尿布疹,不再需要冒著接觸化學製品的風險,只為了照顧者的方便。附上一張Brayden穿著布尿布的「裸照」,呵呵!誰說他不是個健康的布尿布寶寶?
林市長已經答應我,明年肺炎鏈球菌疫苗將從弱勢家庭、低收入戶優先開始免費施打,
希望大家都認知到這個疾病的可怕程度不下於腸病毒,
真的要認真預防才行!
yenhu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國時報 2008.07.15
幼兒肺炎鏈球菌疫苗 免費接種
林家群/北縣報導
繼北、高兩市之後,台北縣自七月一日起,也擴大提供2到5歲幼兒肺炎鏈球菌疫苗免費接種服務。昨天下午縣長周錫瑋到板橋衛生所了解施打狀況,他說為了照顧縣內幼童健康及減輕家長經濟負擔,編列9千萬元預算要為兒童施打。
衛生局長許銘能說,以前肺炎未列入接種計畫中,家長自費施打一劑要2千8百元到3千元,現在北縣是繼台北市與高雄市之後第三個縣市免費施打該疫苗,可以減輕許多家庭負擔。
衛生局表示,2歲以上5歲以下幼童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保護效力最好,效期8年。即日起到七月卅一日,凡設籍台北縣年滿2歲、未滿5歲或剛滿5歲,且未曾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幼童,可攜帶全民健保IC卡、兒童健康手冊及戶口名簿正本到各地衛生所及縣立醫院進行接種。衛生所施打疫苗時間為周一至周五早上點30分至11點半;縣立醫院除周三下午及周四上午沒有施打外,周一到周五上午9點到11點半,下午1點半到4點有提供施打服務,歡迎家長多利用。
台大醫院小兒科教授黃立民指出,肺炎鏈球菌每年造成重症或死亡人數遠多於腸病毒,吊詭的是我們有疫苗卻未好好使用,而政府也沒有像歐洲及中南美洲國家列入全民接種。黃立民對台北縣能針對2至5歲孩子,實施肺炎鏈球菌疫苗免費接種,給予高度肯定。
幼兒感染肺炎鏈球菌病例多
「幼兒感染肺炎鏈球菌病例遠多於腸病毒!」為免疫情發生,台北縣政府七月起動用近億元為縣內二至五歲幼童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但十天才三千人接種,與預估四萬五千人相差太多,縣長周錫瑋昨天籲請家長儘速帶孩子前往各地衛生所接種。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教授昨天指出,今年台灣的腸病毒已有重症三百多例、死亡十人,但肺炎鏈球菌造成感染與危害遠超過這個數字,大家批評政府還沒研發腸病毒疫苗,現在有肺炎鏈球菌疫苗卻沒好好用?政府也沒像第三世界國家將之列入全民接種,是防疫一大漏洞和缺失。
衛生局長許銘能表示,肺炎鏈球菌是威脅生命最大的細菌之一,老人及幼童很容易感染,由於常潛伏於人的鼻腔裡,甚至幼童感冒或免疫力降低時,會從呼吸道或血液侵入,導致肺炎、中耳炎、敗血症或腦膜炎等,進而危害生命;世界衛生組織今年將肺炎鏈球菌疾病列為最優先疫苗預防疾病,還建議幼兒都能接種疫苗。
黃立民說,疫苗接種後,會有發燒、紅腫等症狀,但都能於四十八小時內消除,是安全性很高疫苗;縣長周錫瑋,由於接種疫苗後的情況良好,且效期可維持八至九年,為保護縣內幼兒,縣政府決定對縣內二至五歲幼兒全面免費接種,而疫苗不便宜,自費的一劑約要三千元。
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長林國甯表示,全縣現有二至五歲幼兒約九萬人,若以百分之六十免費接種,就多達五萬四千人,另有百分之十約九千人自費接種,估算這次要接種多達四萬五千人,但迄昨天才三千人接種,即日起二十九鄉鎮市衛生所周一~周五的上午都受理接種,縣立三重、板橋醫院除了例假日和特定時間都受理接種。(2008/7/15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