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1日 星期五

舊港橋、白地橋終於竣工通車囉!

昨天早上參加竣工通車典禮,感觸很多。
港、南寮沿海的整治工程從我八年前就任議員時就開始接觸,
從一開始什麼都不懂,參加座談會怕說錯話被罵,
搞不清楚當地居民、市府、跟水利署三方不同立場的考量,
到協調會開了無數次,工程中的問題,
至今,終於有了階段性的成果—舊港橋終於通車了!

雖然離整治工程完全完成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舊港橋水道兩岸泥沙淤積依舊十分嚴重,
(有玩風帆的人就知道,這裡以前曾是新竹市風帆運動的聖地,
曾幾何時因為淤積太嚴重無法行風帆,現在都跑到竹北去了!)
不過總是有進展,讓舊港居民能繼續抱著守護家園的殷殷期望。

 
yenhu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舊港、白地大橋完工 縣市「便利通」
新竹縣、市重要交通孔道舊港大橋、白地橋,揚帆式的紅色斜張橋設計醒目亮眼。(記者陳維仁攝)
竣工典禮邀請當地近百歲耆老一起步行通過。(記者陳維仁攝)

〔記者陳維仁/竹市報導〕新竹縣、市重要交通要道舊港大橋、白地橋一併改建工程,昨天上午舉行竣工典禮,這2座跨頭前溪、耗資7億3000萬元的重要交通工程,揚帆式的紅色斜張橋設計醒目亮眼,成為大南寮地區新景觀地標,未來南寮地區也將徹底脫離淹水之苦。

舊港大橋改建與白地橋新建工程竣工典禮,由市長林政則主持剪綵,與會來賓除縣、市民代,還邀請當地近百歲耆老,一起步行通過橋面,為歷史留下意義特別的見證。昨天正式竣工的舊港大橋、白地橋,分別位處新竹市、新竹縣竹北市,是縣、市間相當重要的交通要道。

市府官員說,舊港島一度是新竹地區重要港口,故改建後的舊港大橋、白地橋,特別設計揚帆式的紅色斜張橋景觀,從東西向快速道路看下去,搭配南寮地區的落日餘暉,景致相當美。

96年4月動工的舊港大橋、白地橋改建工程採一案發包,總經費7億餘元,中央政府及新竹市府分別負擔83%、17%,改建期間採「先建後拆」方式進行,即舊橋下游10公尺處的新橋完工之後,舊橋才開始拆除,以免影響縣、市間的交通。

舊港大橋新橋寬16公尺、雙向4車道,比原有橋面7公尺足足加1倍,白地橋橋面連同橋梁連絡道約長837公尺,也是雙向4車道。

市府指出,舊港大橋、白地橋工程的效益除了紓解交通、徹底解決南寮地區淹水之苦,也可增加河岸新生地,初步預計至少有30公頃之多,未來可妥善規劃利用。此外,河口生態資源的保育與復育,也是水利署積極規劃的目標。





 

1 則留言:

  1. 區區一座橋需要花兩年半的時間才完工

    工程進度真的慢的可以

    為什麼像這種地方性建設都需要這麼久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