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9日 星期二

令父母手足無措的嬰兒腸絞痛

新手父母歡喜的把孩子接回家後, 面對嬰兒無緣無故而且長時間的哭鬧, 總是心慌失措, 擔心孩子是不是生病了? 尤其, 嬰兒的哭鬧常發生在大家都需要休息的晚上或半夜, 真是折騰人啊! 以下教您分辨什麼是嬰兒腸絞痛? 如何使寶寶舒服些? 何種情況需要就醫? 平時怎麼預防寶寶腸絞痛



腸絞痛發生的月齡及特徵
 

根據研究顯示,約有1020%的嬰兒曾有腸絞痛的現象。一般開始於二至四週大的小嬰兒,四到六星期會達到高峰,通常最晚到四到六個月大左右多會自動改善。依程度輕重不同,有的幾個禮拜後就自然解除,但有的必須奮鬥到六個月大。 



這些嬰兒在白天似乎都吃得不錯,通常整天的奶量不會太少,而且也多半健壯。一到了晚上固定的時間就會發作,特徵為: 1.反覆發生的腹痛及哭鬧,而且會連續哭鬧三、四個鐘頭,不論做什麼努力,都很難讓他安靜下來。 2.大多數患嬰會合併有不安、臉脹紅、尖聲哭叫,膝蓋縮起來以及握拳踢腿的情形。 3.常會有腹脹出現, 等到過快的腸蠕動消失或排氣後才會緩解。 4.如果試著餵他奶,吃了幾口後又開始鬧,一直到下一頓奶吃飽後才會停止。 



腸絞痛發生的原因
 

腸絞痛發生的原因目前仍不是很清楚,可能因素包括下列幾大類:腸胃不適(腸脹氣、腸痙攣、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及吞嚥過多空氣等)、情緒問題及神經發育未成熟等。一般咸認為嬰兒四個月大以前,腸道神經發育尚未成熟,所以腸蠕動容易異常的過快或過慢,因而導致腸絞痛。 



何種情況需要就醫?
 

由於嬰兒腸絞痛是良性的問題,一般這些嬰兒,往往喝奶量是正常的(有嚴重問題的寶寶奶量會減少一半以上),且體重也多半穩定增加, 因此不需要就醫。 



是不是嬰幼兒在半夜哭泣時就一定是腸絞痛呢?要確定嬰幼兒是否為腸絞痛,必須先觀察寶寶是否有其他需求而哭泣,如肚子餓了、尿布濕了、鼻塞、環境溫度太冷或太熱,或是做夢,也有的寶寶是睡醒後想要有人抱或找人玩。如果都不是,才考慮是否為腸絞痛所引起的肚子痛了。 



若仍無法排除有問題的狀況,一定要請教小兒科醫師,來鑑別是否罹患了中耳炎、腸套疊、疝氣等腸阻塞的問題,以免延誤病情。尤其是「腸套疊」一般為小腸末端跑進去大腸裡為最常見,是指腸子的前段套入後段的腸腔內,而產生腸黏膜腫脹及腸道阻塞。 



嬰兒有腸胃道感染時也會有腹脹,但是此時多合併有腹瀉,大便形狀味道很明顯的改變(很臭、很水、次數增加很多次),或是嘔吐。 如果合併有嚴重的哭鬧、持續嘔吐、腹瀉、活力變差、體溫不穩、或是嚴重便秘時,請務必帶給小兒科醫師診治。

 腸絞痛時的處理

 1.爸媽可以坐著,讓嬰兒趴在大人的腿上, 輕輕按摩嬰兒的背部。

 2.以薄荷油塗抹與按摩臍部四周之腹部,以消除漲氣。

 3.應貼身抱住,輕輕拍撫,可增加安全感,而降低腸蠕動,不必以搖晃方式安撫。

 4.使用溫水袋(注意不要太燙,外面要包一層毛巾)放在腹部。

 5.對肛門刺激排氣。

 6.可加上適量抑制腸蠕動藥物或鎮靜劑(劑量依醫師指示)

 7.抱寶寶到臥室外甚至戶外走走,再不行就換個人照顧吧!至少輪替休息,別累壞大人,尤其是產婦。

 平時可以這麼做~

 1. 餵奶時注意不要讓寶寶吸入過多空氣。

 2. 可頻繁地增加拍背排氣的次數。

 3. 試著少量多餐餵奶。

 4. 有脹氣痛的小孩通常趴睡會比較舒服。

 5. 多抱抱寶寶常是有效的辦法。白天抱他的時間越長(即使他沒有哭鬧),晚上哭鬧的時間似乎就會減少。不要擔心這會寵壞他。將嬰兒抱在肩上,唱唱兒歌,揉著他的背,輕輕的搖一搖,多半會奏效。

 6. 白天最好不要讓他在太吵雜的環境,有些緊張型的小孩也需要父母親對他特別的溫柔,包括言語及動作。 



 
由飲食來改善 

據研究統計,喝母奶的寶寶較不易有腸絞痛,因為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可能會促使腸道不適應而加重腸絞痛症狀。當然哺餵母奶的母親也應注意可能引起寶寶腸胃過敏的食物,母乳寶寶如有腸絞痛的問題,在體重增加正常且健康的前提下,可嘗試改變下列進食方式來改善腸絞痛的問題:

 1.每次只餵時一邊乳房 



如果媽媽在寶寶尚未吃完一邊乳房前就轉餵另一邊,寶寶可能會吃進較多的前奶,得到相對較低量的脂肪(後奶),造成寶寶得到比較少的卡路里,因此餵食次數會較頻繁。因為母乳脂肪含量比較低,胃排空比較快,造成大量乳糖全在同一時間到達小腸。分解乳糖的蛋白質﹙乳糖?﹚可能無法同時分解這麼多的乳糖,而寶寶可能會有乳糖不耐症的症狀-哭、脹氣和噴出性、水樣性、呈綠色的大便,這些症狀甚至可能在餵食時發生。這些寶寶並非有乳糖不耐症。他們對乳糖有問題是因為婦女得到不正確的餵奶資訊,所以不需因此換成無乳糖配方奶。只要確定寶保有吸出奶水,儘可能在每餐只餵一邊乳房,或半小時內僅餵同一邊乳房來改善頻繁換邊哺餵而造成的問題。

 2.避免過度活躍的噴乳反射 



寶寶太快吃到太多母乳可能開始咳嗽、嗆到或者在乳房上掙扎,他可能放開乳房再回到乳房上,而通常媽媽的母乳會噴灑。他可能不喜歡於快流速的母乳,對於慢流速也沒耐心。還有比較罕見的情況,就是寶寶甚至會在幾個星期後開始拒絕吸奶。這時候建議可以:

 a.一次只餵一邊乳房,甚至是以同一邊乳房哺餵寶寶兩三次,然後再換另一邊乳房。如果妳覺得另一邊乳房會脹奶,只要擠出一些乳汁,讓自己覺得舒適些即可。

 b.一個餓極了的寶寶會「狼吞虎嚥」地吸吮乳房,因而造成過度活躍的噴乳反射。只要寶寶表現出飢餓的徵兆,馬上哺乳。如果他仍然呈半睡眠狀態,那是最好的了。

 c.盡可能在平靜、放鬆的情況下餵食寶寶。

 d.躺下來餵食有時候很有效。如果側躺餵食沒有幫助,試著平躺讓寶寶趴在你上方餵食,地心引力會幫助減緩流速。

 e.餵食寶寶前擠出一些乳汁(大約30cc);但這不是最先要試的。

 f.寶寶可能不喜歡快流速,但在流速太慢時也會變得煩躁。如果你覺得寶寶哭鬧是因為流速太慢,擠壓乳房增加流速會有幫助。

 g.如果寶寶含乳房含得不好會讓這個問題更嚴重。正確的含乳是讓哺乳簡單的關鍵。

 3. 避免母乳中的外來蛋白質 

避免攝取刺激性或易過敏性食物,如含咖啡因之飲料、牛奶、乳製品及堅果類食物。建議先由媽媽飲食中的乳製品開始過濾。 



媽媽需要避免所有乳製品7-10天,如果沒有任何改變,媽媽可以重新使用乳製品。如果情況有改善,而且乳製品是媽媽的正常飲食的一部分,則可以在飲食中慢慢恢復食用乳製品(不需要為了製造奶水而特別飲用牛奶)。媽媽可試著找出自己可以攝取的乳製品用量,同時又不會引起寶寶的反應。 



有人會擔心鈣質的攝取,但鈣質不一定要從乳製品攝取。7-10天沒有吃乳製品不會造成任何營養問題。事實上,證據顯示即使沒有吃額外的鈣質,哺乳可以預防婦女產生骨質疏鬆。寶寶也會得到他所需要的鈣質。



資料來源:台灣母乳協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