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4日 星期二

惱人的文明病-慢性疲勞症候群

「我最近總是覺得好累、好累,整個人都提不起勁,頸部僵硬,頭痛,又睡不好,做了一大堆的檢查,結果還是找不出確實的病因。」

 這樣的場景充斥於忙碌的生活中,在社會中疲勞是一個常見的症狀,一般人偶而都會感到疲勞,只要休息就會恢復,但「慢性疲勞」則是長期性、發生原因不明、休息難以恢復的病態疲勞。當疲勞無法以一個醫學情況諸如貧血、甲狀腺功能低下來解釋,它可能就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什麼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診斷標準「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定義是指至少有六個月的持續性疲勞,而此疲勞大大地降低個人的活動程度。此外,在六個月的時期中,有四個或更多的以下症狀發生在疲勞時:記憶或專注力損傷、喉嚨痛、頸部或腋下疼痛性淋巴腺腫(軟的腺體)、疼痛的或僵硬的肌肉、多處關節疼痛、新的頭痛、無法消除疲勞的睡眠及費力後的疲勞。但必須排除其他慢性疾病所引起之疲倦感(如:精神疾病、自體免疫疾 病、各種感染症、癌症、內分泌疾病或器質性病變、藥物或毒物成癮、濫用之副作用等)。 

為什麼會出現慢性疲勞症候群?那到底是什麼因素引起慢性疲勞症候群呢? 其實它的病因仍有諸多爭議,推測其原因可能包含了:感染因素、睡眠因素、免疫力因素、神經內分泌因素、認知表現、心理/精神因素、神經肌肉疾病等。總之,「慢性疲勞症候群」是多因性的疾病。
 




 
當發生慢性疲勞症候群時,該如何治療呢?

 治療方式以症狀治療為主,包含: 

1.藥物治療: 例使用低劑量的一些抗憂鬱藥物及止痛藥可以改善活力及疼痛的情況。 

2.非藥物及行為治療:
非藥物治療有漸進式運動治療及認知行為治療,可以幫助此疾病人者及早改善疲勞的症狀。
 

3、病人的自我協助:
自我協助及支持性團體可以提供病人擁有對社會資源的敏銳度,病人的倡導團體也可提供資訊和支持性服務。另外研究也指出,支持性的醫病關係也是治療慢性疲勞症候群病人的一個很重要的成分,且家人、朋友給予絕對的心理支持,將有助病人脫離疲倦的困擾,同時,適度的運動、休息也有助緩解疲勞。該如何預防慢性疲勞症候群找上您呢?

 為了避免受到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症狀所擾,平時就應做好保健工作

1.適時紓解生活壓力。 

2.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如:飲食均衡營 養、適量運動、規律睡眠、充分休息等。
 

3.隨時注意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狀況。
 

4.不濫用藥物酒精。
 

5.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
 



這些都是避免慢性疲勞症候群的不二法門,故要力行於您的生活,如此一來才能避免此文明病找上您!

 資料來源:國泰醫訊 91

http://www1.cgh.org.tw/content/healthy/magazine/medi/index.htm

 



 




 




 




 




 



 



 



 



 



 



 

1 則留言:

  1. 你好,關於慢性疲勞,有一些不錯的補充資料,提供給你參考,資料來源

    出於鄭醫師的部落格:



    根據美國的統計,慢性疲勞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四(有些臨床調查甚至高

    達2%),女性甚至比男性多、好發年齡為四、五十歲,這種狀況存在其

    實蠻普遍的。慢性疲勞的狀況發生,往往是突然的,常見的症狀如肌肉及

    關節疼痛、認知功能困難(專注力、記憶力及學習力不佳)、心力交瘁,

    即便有足夠的休息時間,當事人仍難以恢復。慢性疲勞對壓力高漲的現代

    人來說,遠比以前的年代更容易發生,然而大家對慢性疲勞症的認識並不

    多,一般醫師在臨床上的治療也極為有限,因此慢性疲勞症一旦發生,往

    往會成為當事人揮之不卻的長期夢魘。



    最近英國及荷蘭的研究發現:研究結果發現,行為療法、運動可以幫助患

    者提昇活動力,改善各種慢性疲勞症狀,並改變患者對疲倦的認知。這些

    治療方式幫助約六成患者減輕症狀,也就是慢性疲勞的症狀一旦形成,放

    鬆沒用,相反地,還要想辦法利用漸進式運動療法幫助自己動起來,症狀

    改善才會更有機會。



    為何一般臨床醫療對慢性疲勞治療效果不彰?主要還是因為慢性疲勞的發

    生只是一個結果,常常發生在慢性疲勞之前的病毒感染,免疫力大幅下降

    也是一個結果,這都是身體原本正常的功能已經明顯受損所產生,以功能

    性醫學的角度,長期的營養不均衡及缺乏、過度壓力導致腎上腺皮質功能

    耗竭、重金屬的過量累積、長期身體的發炎反應以及粒腺體功能不彰導致

    的細胞能量生成障礙,都可能導致最後慢性疲勞的症狀形成,對絕大部分

    慢性疲勞患者而言,不是他們不想運動,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欲振乏

    力,所以這些導致身體功能障礙不解除,慢性疲勞的治療當然難有起色。

    透過功能性醫學的相關檢測及處理,幫助一個人的身體功能恢復,才是幫

    助慢性疲勞根本改善的正本清源之道。單憑漸進式運動來改善或者認知行

    為治療來調整,仍有四成難以改善,而且改善效率是否過於緩慢,也是我

    們治療考量必須正視及考慮的部分。



    相關資料還可以參閱部落格的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6372&next=6242&l=f&fid=30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3513&prev=14082&next=13244&l=f&fid=27

    回覆刪除